小故事
不久前門診接診了這樣一位患者,張先生是一位工作達人,這次是拖著感冒未愈的身體前往外地開會,為了節省時間,他選擇坐飛機回來。可沒想到飛機一起飛他就覺得耳朵發悶、發堵、不舒服。飛機降落的時候,悶堵感再次加重,耳朵更加疼痛難忍。下飛機后,他捂著耳朵直奔醫院。
為什么坐個飛機耳朵就疼得受不了?
作為新時代的交通工具,飛機安全、高效、快捷。可是,在我們享受飛機帶來便利的同時,也讓一部分人有了不舒適的乘機體驗,比如說暈機、耳部悶脹不適、耳痛等,這些不適的癥狀,在起飛和降落的時候尤為明顯。張先生就是典型的例子,他最終被醫生確診為航空性(氣壓性)中耳炎。
什么是航空性中耳炎?
在解釋這個病之前先和大家講解一下重要的解剖結構——咽鼓管,就是那個連接耳朵與鼻子的管道。一般情況下,咽鼓管處于關閉狀態,只有在我們做張口、吞咽、打呵欠等動作時,咽鼓管才會打開。咽鼓管的主要功能就是維持中耳腔與外界的壓力平衡。咽鼓管還具備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,如防止鼻咽部分泌物及病原菌的逆行感染及防聲作用;局部免疫防御作用;將中耳腔的分泌物引流至鼻咽部。
當大氣壓發生急劇變化時,咽鼓管如不能及時開放調節鼓室內外氣壓差,中耳將處于相對正壓(少見)或相對負壓(多見)的狀態,由于氣壓創傷導致中耳黏膜充血水腫、血管通透性增加、鼓室積液,引發中耳炎。臨床上這種情況常見于飛機起飛降落或潛水員深潛時。
具體來講,就(jiu)是(shi)當(dang)飛(fei)(fei)機上升(sheng)時,機艙內(nei)(nei)(nei)壓力會下(xia)(xia)降,鼓(gu)室(shi)內(nei)(nei)(nei)原(yuan)有的(de)空氣氣壓相對較高,內(nei)(nei)(nei)外(wai)壓不(bu)平衡,此時鼓(gu)室(shi)內(nei)(nei)(nei)形成(cheng)(cheng)相對正壓,導(dao)致(zhi)鼓(gu)膜向外(wai)膨,會讓人產生耳(er)悶、耳(er)脹等不(bu)適感。同樣的(de)原(yuan)理,當(dang)飛(fei)(fei)機下(xia)(xia)降時,外(wai)界(jie)氣壓迅速升(sheng)高,導(dao)致(zhi)咽鼓(gu)管(guan)口突(tu)然受到壓迫,不(bu)能自動開(kai)放,或者(zhe)咽鼓(gu)管(guan)本身有狹窄者(zhe),氣體不(bu)能進入(ru)鼓(gu)室(shi)以調節內(nei)(nei)(nei)外(wai)壓力,鼓(gu)室(shi)內(nei)(nei)(nei)氣壓明顯低于外(wai)界(jie),造成(cheng)(cheng)中(zhong)耳(er)黏膜充血(xue)、鼓(gu)膜內(nei)(nei)(nei)陷、錘骨柄(bing)前后充血(xue)等問題。嚴(yan)重(zhong)時甚至可導(dao)致(zhi)黏膜下(xia)(xia)出血(xue)或鼓(gu)室(shi)內(nei)(nei)(nei)積血(xue)。
有(you)人會問了,為什么(me)有(you)時候(hou)坐(zuo)(zuo)飛機會出現上述情(qing)況,有(you)時候(hou)坐(zuo)(zuo)飛機就沒事呢?造成出現上面癥狀的前提(ti)條件有(you)兩個,其(qi)一是外因,也(ye)就是存(cun)在外界氣壓的變化。其二是內因,也就是(shi)本人的原因,譬如感冒或(huo)者鼻竇(dou)炎發作時、鼻咽部炎癥或(huo)有新生物(wu)時,可以導致咽鼓(gu)管功能(neng)障礙。只有兩者同時存在,才有可能出現航空性中耳炎。
發生航空性中耳炎如何治療?
建(jian)議盡早到耳(er)(er)(er)鼻(bi)(bi)咽(yan)喉頭頸外科就診。醫生會(hui)通過(guo)檢(jian)查了解(jie)您外耳(er)(er)(er)、中耳(er)(er)(er)和鼻(bi)(bi)咽(yan)部情(qing)況,還(huan)會(hui)通過(guo)聽力(li)學(xue)檢(jian)查,判(pan)斷聽力(li)損失(shi)程度及性(xing)質。一旦診斷成(cheng)立,首選使用鼻(bi)(bi)噴(pen)激素(su)、黏(nian)液促排劑治(zhi)療,嚴重者會(hui)適當給予口服激素(su)或(huo)鼻(bi)(bi)黏(nian)膜(mo)減充血(xue)劑等藥物。如果經過(guo)藥物治(zhi)療,癥(zheng)狀還(huan)是沒有明(ming)顯(xian)緩(huan)解(jie),您也不用擔心,還(huan)可以(yi)采用咽(yan)鼓(gu)管吹(chui)張、鼓(gu)膜(mo)穿刺抽液、鼓(gu)膜(mo)切開置管等方(fang)法(fa)進行治(zhi)療。
有些(xie)人會說,我不(bu)怕疼,忍(ren)幾天就過去(qu),可以嗎(ma)?
不可以的。因為早期的耳悶、耳脹、聽力下降如果不及時治療,就可能會出現分泌性中耳炎積液愈加濃稠的情況,再發展下去會繼發化膿性中耳炎,還(huan)會(hui)引(yin)起粘連性中(zhong)耳炎、鼓室(shi)硬化等(deng)并發癥,到了那個時候聽力就很難恢復正常了。
日常生活中,我們該怎樣預防
航空性中耳炎的發生?
首先,如果您近期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,建議盡量選擇其他交通工具出行。必須乘機時,可以在飛機起飛前使用鼻腔減充血劑滴鼻,目的是消除或減輕鼻咽腔黏膜的充血、腫脹,讓咽鼓管保持通暢,從而保持中耳內、外氣壓平衡。另外,在飛機升降時,多做吞咽運動或捏鼻鼓氣的動作,或者嚼口香糖、打呵欠。目的也是促使咽鼓管張開,促使空氣進出中耳腔,保持內外壓力的平衡,減少航空性中耳炎的發生。如果已經患有嚴重中耳炎,還是建議您盡量減少坐飛機的次數。
總之,如(ru)果乘坐飛(fei)機引起了以上癥狀,下飛(fei)機后一(yi)定要(yao)和文中(zhong)提到的張先生(sheng)一(yi)樣(yang),及時前(qian)往醫院(yuan)就診!
本文作者:
人民衛生出(chu)版(ban)社出(chu)版(ban)《聽(ting)我說耳(er)健康》
本書主編(bian):王寧宇 杜晶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