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步到底會不會“丟肌肉”?
發布時間:2022-07-10
關于跑步,我們大概都聽過這樣的言論,那就是跑步減肥效率低,而且跑的時間太久肌肉就會流失,導致整個人看起來衰老很多。那么跑步真的會把肌肉“跑掉”嗎?到底有沒有傳言中那么嚇人?



答案是跑步會消耗一定的肌肉,這涉及到蛋白質的供能過程。



0

蛋白質的產能利用比較復雜,有的氨基酸可以直接在肌肉里氧化利用,有的氨基酸需要先變成葡萄糖來氧化供能。人體氧化利用蛋白質,主要是“消耗”我們的肌肉。因為人體不會儲存多少游離氨基酸,我們儲存氨基酸的主要方式,就是肌肉蛋白質。所以,蛋白質被氧化消耗,確實相當于“丟肌肉”。

很多人都強調跑步可能會丟肌肉,這么說固然沒錯,但絕不意味著只有跑步才可能丟肌肉,難道騎自行車就不會丟肌肉了嗎?有氧運動,不管是跑步、騎車還是別的什么運動方式,都有可能丟肌肉。

首先,只要是運動,就會消耗一定量的蛋白質(通常比不運動時多一點),只不過一般來說比例很小,中等強度運動時,時間不太長的話,蛋白質供能的比例一般只有2%~5%。

表1為65%最大攝氧量運動1小時(相當于中等強度跑步1小時),能量物質的供能比例。蛋白質的供能,男性為5%,女性為2%。用熱量消耗計算一下,男性大約消耗了10g蛋白質。

表1  65%最大攝氧量運動1小時三種能量物質的供能比例


02 

假設這些蛋白質全都來自肌肉,那么10g蛋白質“相當于”我們身上的多少克肌肉呢?肌肉內蛋白質的含量大概是25%~30%。所以,10g蛋白質大概來源于30~40g肌肉。也就是說,我們中等強度跑步1小時,可能會消耗30~40g肌肉,消耗還是不少的。女性的肌肉消耗則少一些,大概消耗10~12g。由于女性的生理特點,在運動時氧化蛋白質的比例就是要比男性少。

這是跑步1小時的情況,如果繼續運動,蛋白質的供能比例還會大幅度上升。長時間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,運動后期蛋白質供能的比例會非常高,有的能達到10%以上。

所以,長時間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是非常消耗肌肉的。當然,運動引起的肌肉消耗,在運動后營養和熱量充足的情況下一般會補回來。但是,假如沒有注意營養補充,情況又是另一回事。或者正在減脂期間,營養和熱量很有可能不充足,就真有可能出現消耗了的肌肉補不回來的情況。

03 

那么,運動時怎么才能讓蛋白質氧化的比例小一些呢?也有辦法,那就是補糖。因為,當我們身體儲存的糖類消耗殆盡的時候,蛋白質的氧化比例就會提高。補充外源性糖類,可以延緩運動時儲存糖類的消耗。

運動中補糖,對減少肌肉蛋白質降解(保護肌肉)有非常明顯的作用,這已經是運動營養學界的普遍共識。因此,科學的補糖方法是,在運動時,勻速攝入碳水化合物比例為5%~8%的運動飲料,總量約每小時600ml。

如果你不打算在有氧運動時補糖,那么做中等或以上強度的有氧運動時,一次運動的時間不要太長,一般控制在半小時以內最為穩妥。如果每天需要做更多有氧運動,那么可以分多次完成。運動超過半小時才能減脂,這是徹頭徹尾的偽科學。


END

內容來源:人民衛生出版社《健身營養書:讓增肌減脂變簡單》

主  編:仰望尾跡云,楊昌林

ISBN:978-7-117-30482-5